过淮祠

一载羁平莽,见山如故人。 击楫黄河水,浩然发想新。 如何日荡涤,不尽世间尘。 漠漠淮流上,韩侯郁有神。 数古功高士,谁全圣主仁。 好学赤松子,长往保吾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ī):停留,滞留。
  • 平莽:平原草地。
  • 击楫:敲打船桨,表示决心或感慨。
  • 浩然:形容水势浩大,也指正气充沛。
  • 荡涤:洗涤,清除。
  • 漠漠:形容景色模糊不清。
  • 韩侯:指韩信,汉初名将。
  • :茂盛,此处指韩信的功绩和精神永存。
  • 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代表隐逸生活。
  • 长往:长久地离去,指隐居。
  • 保吾真:保持我的本真,保持纯真本性。

翻译

在平原草地停留了一年,看到的山峦如同旧友。 敲打着黄河的船桨,心中涌起浩然的新思。 日复一日地洗涤,世间的尘埃似乎永远不尽。 在模糊的淮河之上,韩信的精神郁郁葱葱。 数一数古代功高的人士,谁能完全符合圣主的仁慈。 我愿好学赤松子,长久隐居以保持我的本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亲近感,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尘世的超脱。诗中“见山如故人”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通过对黄河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清新的向往。最后,诗人以韩信和赤松子为榜样,表达了自己追求真我、远离尘嚣的隐逸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脱的人生态度。

何南凤

何南凤,字道见。兴宁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性最颖异,十五食饩,即落发逃禅,父心吾明经苦留之,乃还俗,领举人。会试燕京,遇黄山普门禅师,谈论相契,遂决意出家。游齐鲁吴越山水,访朱蓼水相国于聊城,访支宁瑕、周开鸿、任采石诸子于嘉善,禅盟诗社,遍相印證,远近皈依者甚众,号牧原和尚。尝居平远文殊、龙川石岭、罗浮祥云、萧岩同峰,及闽之汀杭诸刹,晚栖豫章普济,其徒迎归兴宁。明桂王永历五年正月,忽作偈别大众,复还普济,六月六日,沐浴更衣,端坐而逝,年六十四。有《讱堂馀稿》。所著诗文语录,散行于世,康熙间,所刻诸稿多佚,邹慕山、明经涛,刊其诗文一卷,曰《讱堂馀稿》。近人罗香林《兴宁二十五家诗选》有传。事又见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三。何南凤诗,以罗香林辑《兴宁二十五家诗选》之《讱堂诗选》为底本。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