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赠叶汉客

· 何绛
黄金散尽眼犹青,坐久蒲团竹槛凭。 身老尚存浮海兴,心閒常似住山僧。 野蔬自采充斋食,破衲亲缝礼佛镫。 一自昔时辞旧国,十年清梦到无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 蒲团:用蒲草编织成的圆形垫子,常用于打坐或跪拜。
  • 竹槛:竹子制成的栏杆。
  • 浮海兴:指远游的兴致,比喻有远游的愿望。
  • 心閒:心境宁静,閒(xián)。
  • 住山僧:隐居山林的僧人。
  • 斋食:素食,僧侣的饮食。
  • 破衲:破旧的僧袍。
  • 礼佛镫:礼佛时用的灯,镫(dèng)。
  • 旧国:故乡。
  • 清梦:美好的梦境。

翻译

黄金散尽,我的目光依旧清澈,坐在蒲团上,倚靠着竹栏杆。 虽然身体已老,但仍有远游的兴致,心境宁静如同隐居山林的僧人。 自己采摘野菜作为斋食,亲手缝补破旧的僧袍,点亮礼佛的灯。 自从离开故乡以来,十年间,美好的梦境从未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何绛在姑苏赠别友人时的深情与感慨。诗中,“黄金散尽眼犹青”一句,既显示了诗人的豁达与坚韧,也暗含了对物质财富的超然态度。后文通过对“浮海兴”与“心閒”的对比,展现了诗人虽老犹有远游之志,同时心境却如山僧般宁静。结尾的“十年清梦到无曾”则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无法回归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沉的情感。

何绛

何绛,与陈恭尹同渡铜鼓洋,访遗臣于海外。又闻桂王在滇,复与恭尹北上,西济湘沅,不得进,乃东游长江,北过黄河,入太行。尝历游江浙及燕、齐、鲁、赵、魏、秦、楚间,终无所就。晚年归乡,隐迹北田。与其兄衡及陈恭尹、陶璜、梁梿合称“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庐集》。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三有传。何绛诗,以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旧钞本《不去庐集》为底本,参校民国汪兆镛钞本(简称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乐楼影印汪氏微尚斋钞本(简称何本)。 ► 5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