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

· 何绛
蒹葭风起暮秋天,天外怀人思渺然。 衰草苍茫依极岸,远峰重叠隔疏烟。 地因岭海霜犹浅,信为衡阳雁未传。 今夜月明同万里,几回相忆鹤楼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 渺然:遥远的样子。
  • 极岸:遥远的岸边。
  • 重叠:层层叠叠。
  • 疏烟:稀薄的雾气。
  • 岭海: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一带。
  • 衡阳:地名,位于湖南省。
  • 雁未传:指雁未带来消息,古人常以雁为传递书信的象征。
  • 鹤楼:指黄鹤楼,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古代文人墨客常在此吟诗作赋。

翻译

暮秋时节,芦苇在风中摇曳,我在天边怀念远方的友人,思绪飘渺无边。 衰草茫茫,依偎在遥远的岸边,远处的山峰层层叠叠,被稀薄的雾气隔开。 因为地处岭南,霜降尚浅,信使还未带来衡阳的雁书。 今夜月光明亮,照耀着万里之外,我多次回忆起与你在黄鹤楼边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暮秋时节的景色,通过蒹葭、衰草、远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茫、遥远的氛围。诗中“天外怀人思渺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后两句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写,暗示了诗人所在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因距离遥远而未能收到书信的遗憾。结尾的“今夜月明同万里,几回相忆鹤楼边”则以月为媒介,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何绛

何绛,与陈恭尹同渡铜鼓洋,访遗臣于海外。又闻桂王在滇,复与恭尹北上,西济湘沅,不得进,乃东游长江,北过黄河,入太行。尝历游江浙及燕、齐、鲁、赵、魏、秦、楚间,终无所就。晚年归乡,隐迹北田。与其兄衡及陈恭尹、陶璜、梁梿合称“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庐集》。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三有传。何绛诗,以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旧钞本《不去庐集》为底本,参校民国汪兆镛钞本(简称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乐楼影印汪氏微尚斋钞本(简称何本)。 ► 5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