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 何绛
疏钟急雪暗相和,漏尽其如不寐何。 老至渐知贫境乐,病来方惜壮年过。 空斋入夜镫光减,寒梦还家岁晏多。 寂寞床头唯药草,半冬憔悴帝城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门:京城的城门,这里指代京城。
  • 疏钟:稀疏的钟声。
  • 急雪:急速飘落的雪花。
  • 暗相和:暗中和谐地交融。
  • 漏尽:古代计时器“漏”中的水滴完,表示夜已深。
  • 不寐:失眠,无法入睡。
  • 老至:年老到来。
  • 贫境乐:在贫困的环境中找到乐趣。
  • 壮年过:壮年时期已经过去。
  • 空斋:空荡的书房。
  • 镫光减:灯火的光芒减弱。
  • 寒梦还家:寒冷的梦中回到家中。
  • 岁晏:年末。
  • 寂寞床头唯药草:床头只有孤独和药物。
  • 半冬憔悴:半个冬天都显得憔悴。
  • 帝城阿:京城的角落。

翻译

京城的城门边,稀疏的钟声与急速飘落的雪花暗中和谐地交融,夜已深,我却无法入睡。年老到来,我渐渐知道在贫困的环境中也能找到乐趣,但病痛来临时,我才珍惜壮年时期已经过去。空荡的书房里,夜深了,灯火的光芒减弱,我在寒冷的梦中回到家中,年末的时光多了起来。床头只有孤独和药物,半个冬天我都显得憔悴,在京城的角落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京城病中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疏钟急雪”与“漏尽不寐”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通过对比“贫境乐”与“壮年过”,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接受。末句“寂寞床头唯药草,半冬憔悴帝城阿”更是深刻地描绘了诗人的病痛与憔悴,以及在京城角落中的孤独生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

何绛

何绛,与陈恭尹同渡铜鼓洋,访遗臣于海外。又闻桂王在滇,复与恭尹北上,西济湘沅,不得进,乃东游长江,北过黄河,入太行。尝历游江浙及燕、齐、鲁、赵、魏、秦、楚间,终无所就。晚年归乡,隐迹北田。与其兄衡及陈恭尹、陶璜、梁梿合称“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庐集》。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三有传。何绛诗,以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旧钞本《不去庐集》为底本,参校民国汪兆镛钞本(简称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乐楼影印汪氏微尚斋钞本(简称何本)。 ► 5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