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

岸坼临无地,崖县欲堕空。 松门双鸟下,萝径野泉通。 禹庙荒垣里,河流砥柱中。 樵歌起林末,似觅饮牛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伊阙: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南。
  • 岸坼:岸边裂开,形容岸边险峻。
  • 临无地:形容岸边陡峭,下临深渊。
  • 崖县:崖壁,形容山崖险峻。
  • 欲堕空:形容山崖陡峭,似乎要坠入空中。
  • 松门:松树形成的门状景观。
  • 双鸟下:两只鸟飞下来。
  • 萝径:长满藤萝的小径。
  • 野泉通:野外的泉水流淌。
  • 禹庙:供奉大禹的庙宇。
  • 荒垣:荒废的围墙。
  • 河流砥柱中:河流中的砥柱,比喻稳固不动的支撑物。
  • 樵歌:樵夫的歌声。
  • 起林末:从树林的尽头传来。
  • 饮牛翁:放牛的老人。

翻译

岸边裂开,下临深渊,山崖陡峭,似乎要坠入空中。松树形成的门状景观下,两只鸟飞下来,长满藤萝的小径旁,野外的泉水流淌。大禹的庙宇荒废在围墙里,河流中的砥柱稳固不动。樵夫的歌声从树林的尽头传来,似乎在寻找放牛的老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伊阙的险峻山川和荒凉景象,通过“岸坼临无地”、“崖县欲堕空”等句,生动表现了地势的险要。诗中“松门双鸟下”、“萝径野泉通”等句,以自然景物点缀,增添了诗意。结尾的“樵歌起林末,似觅饮牛翁”则带有一种田园牧歌的情调,与前文的荒凉形成对比,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