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观

· 陈樵
日高空翠拂帘旌,茅阁飞飞照日明。 银色榜题章草字,乌丝阑写越花名。 何须举翮乘风去,曾入浮宫看月生。 却笑群仙馀习在,随身宫殿逐人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观(fēi guān):高耸的楼观。
  • 空翠:指天空的青翠色。
  • 拂帘旌(fú lián jīng):轻轻触动帘幕。
  • 茅阁:茅草覆盖的小阁楼。
  • 飞飞:形容阁楼高耸,仿佛要飞起的样子。
  • 照日明:阳光照耀下显得明亮。
  • 银色榜题:用银色书写的匾额。
  • 章草字:章草,一种书法字体,此处指用章草字体书写的字。
  • 乌丝阑:黑色的丝织品,常用来做书写的纸张。
  • 越花名:越地的花卉名称。
  • 举翮(jǔ hé):展翅。
  • 乘风:随风而行。
  • 浮宫:浮动的宫殿,指仙境中的宫殿。
  • 看月生:观赏月亮的升起。
  • 群仙馀习:众仙的习惯。
  • 随身宫殿:指仙人随身携带的宫殿,形容仙人的神奇。

翻译

高耸的楼观在日光中显得青翠欲滴,轻触着帘幕。茅草覆盖的小阁楼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要飞向天空。银色的匾额上用章草字体书写着字迹,黑色的丝织品上记录着越地的花卉名称。何必非要展翅乘风而去,我曾经进入仙境中的浮动宫殿观赏月亮的升起。却笑那些仙人们还保留着他们的习惯,随身携带着宫殿四处行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仙境景象,通过高耸的楼观、明亮的茅阁、银色的匾额和乌丝阑上的越花名,构建出一个既现实又梦幻的空间。诗中“何须举翮乘风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但又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仙人的习惯,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幽默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陈樵

元东阳人,字君采,号鹿皮子。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 ► 28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