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旨野庄董公殊勋清节孚闻之缙绅纪以八诗

· 陈孚
铁马长驱栈路高,捷旗飞渡大江涛。 汉南烟柳蓬婆雪,犹识团花旧战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承旨:接受旨意,这里指接受皇帝的命令。
  • 野庄董公:指董公,其居住在野庄,可能是对某位官员的尊称。
  • 殊勋:特别的功勋。
  • 清节:清高的节操。
  • 孚闻:声誉远扬。
  • 缙绅:古代指有官职的士大夫。
  • 铁马:铁骑,指装备精良的骑兵。
  • 栈路:架设在山崖间的木板路,常用于军事行动。
  • 捷旗:胜利的旗帜。
  • 大江:指长江。
  • 汉南:长江以南的地区。
  • 烟柳:烟雾中的柳树,形容景色朦胧。
  • 蓬婆:可能指某种植物,也可能是地名。
  • 团花:战袍上的装饰图案。
  • 旧战袍:过去的军装,象征着过去的战斗经历。

翻译

铁骑长驱直入,栈道高悬,胜利的旗帜在长江的波涛中飞扬。 汉南的烟雾中柳树朦胧,蓬婆的雪地上,依然能辨认出那带有团花图案的旧战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功勋卓著、节操清高的董公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诗中通过“铁马长驱”、“捷旗飞渡”等生动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展现了董公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后两句则通过“汉南烟柳”、“蓬婆雪”等自然景象,与“团花旧战袍”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既壮丽又富有怀旧情感的画面,表达了对董公过去战斗经历的敬仰和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陈孚

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卒谥文惠。年六十四。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