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旨野庄董公殊勋清节孚闻之缙绅纪以八诗

· 陈孚
手分恩露活茕嫠,春满棠阴犬有氂。 二十年间如昨日,儿童犹诵卫州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承旨:古代官职名,负责起草诏令。
  • 野庄董公:指董姓官员,野庄为其别号。
  • 殊勋:特别的功勋。
  • 清节:清廉的节操。
  • 孚闻:声誉远扬。
  • 缙绅:古代指官僚阶层。
  • 茕嫠:孤独的寡妇。
  • 棠阴:棠树的阴影,比喻庇护。
  • 犬有氂:犬有长毛,比喻安宁无事。
  • 卫州碑:指记载董公事迹的碑文。

翻译

董公以承旨之职,以其特别的功勋和清廉的节操,声誉远扬,为官僚阶层所知。他亲手分发恩泽,救助那些孤独的寡妇,使得棠树的阴影下,犬只安宁,长毛飘扬,春意盎然。二十年过去了,这一切仿佛就在昨日,儿童们仍然在传诵着记载董公事迹的卫州碑文。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董公的功德和清廉,通过“手分恩露活茕嫠”和“春满棠阴犬有氂”的描绘,生动展现了董公的仁慈和治理下的安宁景象。诗末的“儿童犹诵卫州碑”则强调了董公事迹的深远影响,即使时光流逝,他的美德和功绩仍然被后人铭记和传颂。

陈孚

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卒谥文惠。年六十四。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