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

· 贡奎
避暑北山下,修篁夹林阴。 客来澹忘言,稍觉清我心。 酷暑尚可避,酷吏不可禁。 迹绝畏途辙,凉飙散尘襟。 却嗟避名者,犹恨山未深。 为言暑与吏,纵酷何能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修篁(xiū huáng):修长的竹子。
  • 澹忘言:淡然忘言,指心情平静到忘记言语。
  • 酷吏:残暴的官吏。
  • 迹绝畏途辙:断绝了通往危险道路的痕迹,比喻远离了危险的环境。
  • 凉飙(liáng biāo):凉风。
  • 散尘襟:使心中的尘埃散去,比喻心情变得清爽。
  • 避名者:逃避名声的人。
  • 纵酷何能侵:即使再残酷,又能如何侵扰我。

翻译

在北山下避暑,修长的竹子夹着林荫。 客人来访,我们淡然忘言,渐渐感到心情清爽。 酷暑尚可躲避,但残暴的官吏却无法避免。 我已断绝了通往危险道路的痕迹,凉风使我的心情变得清爽。 却感叹那些逃避名声的人,还担心山不够深。 我要说,暑热和官吏,即使再残酷,又能如何侵扰我。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在北山下避暑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诗中,“修篁夹林阴”和“客来澹忘言”等句,展现了避暑环境的幽静和心境的平和。而“酷暑尚可避,酷吏不可禁”则巧妙对比了自然与社会的不同,突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最后,通过“却嗟避名者”和“纵酷何能侵”的感慨,进一步强化了作者超脱世俗、坚守自我的人生态度。

贡奎

元宁国宣城人,字仲章,号云林。十岁能属文。初为池州齐山书院山长。成宗时中书奏授太常奉礼郎,上书言礼制,朝廷多采其议。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应奉翰林文字,累拜集贤直学士。有《云林集》。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