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靖州从军

十年书剑远从军,万里驱驰净虏尘。 报国有身甘负戟,思亲无日不沾巾。 马嘶青海边头月,人卧黄沙碛里春。 看取汉庭功策在,要将图像入麒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驱驰:奔波劳碌。
  • 虏尘:指敌人的战尘。
  • 负戟:指持戟作战,比喻投身战斗。
  • 沾巾:泪水沾湿了巾帕,形容极度悲伤。
  • 碛里:沙漠之中。
  • 图像入麒麟:指功臣的画像被绘制在麒麟阁上,是古代对功臣的最高荣誉。

翻译

十年来,你带着书剑远赴边疆从军,奔波万里,只为清扫敌人的战尘。 你怀抱着报国的决心,甘愿持戟上战场,但每当思念亲人,无一日不泪湿巾帕。 战马在青海边的月光下嘶鸣,而你却躺在沙漠的春天里,感受着孤独与艰辛。 期待着你的功绩能被汉庭所记录,最终能够以功臣的身份,画像被绘制在麒麟阁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长期从军的战士的艰辛与忠诚。诗中,“十年书剑远从军”展现了战士的坚韧与执着,“报国有身甘负戟”则体现了其报国的决心。同时,“思亲无日不沾巾”又透露出战士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最后两句“看取汉庭功策在,要将图像入麒麟”则是对战士未来功成名就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深沉,既展现了战士的英勇,又表达了对其牺牲与奉献的敬意。

贡性之

元明间宣城人,字友初,一作有初。师泰侄。以胄子除簿尉,有刚直名。后补闽省理官。明洪武初,征录师泰后,大臣有以性之荐,乃避居山阴,更名悦。其从弟仕于朝者,迎归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给,以终其身。门人私谥真晦先生。有《南湖集》。 ► 1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