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挽:哀悼。
- 死寇:死于战乱。
- 十载:十年。
- 纷纷:形容战乱频繁。
- 清苦:生活贫困而清高。
- 医馀:医术之余。
- 评史:评论历史。
- 吟肩:因吟诗而瘦削的肩膀,形容诗人因创作而消瘦。
- 琢诗:雕琢诗句,指精心创作诗歌。
- 李涉:唐代诗人,曾有诗《井栏砂宿遇夜客》。
- 绿林夜:指李涉在绿林中遇盗的故事。
- 阿先:未知具体指谁,可能指范安仲。
- 厄:遭遇不幸。
- 白波时:指动荡不安的时局。
- 罹难:遭遇灾难。
- 天涯:极远的地方。
- 荒冢:荒凉的坟墓。
- 酹: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翻译
十年间战乱不断,许多人因此丧生,而像你这样清贫而坚守的人尤其令人感到悲哀。你在医术之余,还用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评说历史,因吟诗而瘦削的肩膀正精心雕琢着诗句。李涉曾在绿林之夜感叹,而你却在动荡的时局中遭遇不幸。至少你还留下了名声,比起那些在天涯海角罹难的人,你的荒冢还有人祭奠,洒下一杯酒以示哀思。
赏析
这首作品哀悼了在战乱中逝去的朋友范安仲,通过对比李涉的遭遇和范安仲的不幸,表达了对其清苦生活的同情和对时局的无奈。诗中“医馀书眼犹评史,瘦尽吟肩正琢诗”描绘了范安仲在贫困中仍坚持文学创作的形象,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结尾的“荒冢无人酹一卮”则凸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战乱带来的悲剧的沉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