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石

· 陈孚
何载天星堕绿苔,千寻忽作铁崔嵬。 风沙道上人谁识,曾见天台雁荡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铁崔嵬:崔嵬,形容山势高峻。铁崔嵬,意指像铁一样坚固而高耸的山。
  • 风沙道:指风沙漫天的道路。
  • 天台:山名,位于浙江省天台县,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 雁荡:山名,位于浙江省乐清市,以山水奇秀闻名。

翻译

何曾有天星坠落于绿苔之上, 突然间,它化作千丈高的铁山耸立。 在这风沙漫漫的道路上,有谁知晓, 它曾见证过天台与雁荡的壮丽风光。

赏析

这首作品以独石为题,通过描绘一块巨大的石头,展现了其非凡的来历和历史。诗中“千寻忽作铁崔嵬”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了石头的巨大与坚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后两句则通过“风沙道上人谁识”与“曾见天台雁荡来”的对比,表达了石头见证过无数历史变迁的沧桑感,同时也暗示了其独特的地理和历史价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陈孚

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卒谥文惠。年六十四。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