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壁

· 陈孚
我不学寇丞相,地黄变发发如漆。又不学张长史,醉后挥毫扫狂墨。 平生绀发三千丈,几度和云眠石上。不合感时怒冲冠,天公罚作圆顶相。 肺肝本无儿女情,亦岂惜此双鬓青。只忆山间秋月冷,搔首不见髼松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寇丞相:指寇准,北宋名相,此处指其有保养头发之法。
  • 地黄:一种中药,古人认为可以乌发。
  • 张长史:指唐代书法家张旭,以草书著称,常酒后作书。
  • 绀发:青黑色的头发。绀(gàn)。
  • 不合:不应该。
  • 冲冠:形容愤怒至极。
  • 圆顶相:指和尚的光头。
  • 髼松:头发蓬松散乱的样子。髼(péng)。

翻译

我不效仿寇丞相,用地黄使头发变得如漆般黑亮。也不模仿张长史,醉后挥毫泼墨,狂放不羁。 我一生拥有青黑色的长发,多次与云共眠于石上。不应该因时事而愤怒至极,天公因此罚我成了和尚的圆顶相。 我的内心本无儿女情长,又怎会怜惜这两鬓的青丝。只怀念山间秋月的清冷,搔首间却不见那蓬松的影子。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束缚的反抗。诗中通过对比寇丞相的保养头发之法和张长史的酒后挥毫,突显了诗人不愿受世俗规矩束缚的个性。后文提到因时事愤怒而被罚作和尚,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结尾处对山间秋月的怀念,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深切向往。

陈孚

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卒谥文惠。年六十四。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