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瑟二首

· 陈普
朱弦声奏彻云清,有客沈吟倚柱听。 遗响一时存楚客,断魂千载写湘灵。 珠随明月生沧海,船挟悲风过洞庭。 弦索无言胶柱倒,遥遥江上数峰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弦:指用红色丝线做弦的琴。
  • 声奏:演奏声音。
  • 彻云清:声音高亢,直达云霄。
  • 沈吟:沉思吟味,此处指沉醉于音乐中。
  • 遗响:余音。
  • 楚客:指楚地的游子或诗人。
  • 断魂:形容极度悲伤。
  • 湘灵:湘水之神,此处指湘水的美丽与哀愁。
  • 珠随明月生沧海:比喻美好的事物随时间流逝而消逝。
  • 船挟悲风过洞庭:形容船只带着悲伤的气息经过洞庭湖。
  • 弦索无言胶柱倒:琴弦无声,胶柱已倒,比喻音乐结束,乐器损坏。
  • 遥遥江上数峰青:远处江上的几座山峰依然青翠。

翻译

红色的琴弦奏出高亢的声音,直达云霄,有一位客人沉醉于音乐中,倚着柱子静静聆听。 那音乐的余音似乎还留在楚地的游子心中,而湘水的美丽与哀愁则让人千载难忘。 就像珍珠随着明月在沧海中诞生,又如船只带着悲伤的气息经过洞庭湖。 琴弦已无声,胶柱也已倒下,但远处江上的几座山峰依然青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音乐的演奏与消逝,表达了深沉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诗中“朱弦声奏彻云清”展现了音乐的高亢与激昂,而“遗响一时存楚客,断魂千载写湘灵”则通过对比楚客与湘灵,突出了音乐的深远影响与永恒魅力。后两句以珍珠、明月、沧海、船只、悲风、洞庭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音乐的哀愁与美丽。最后,“弦索无言胶柱倒,遥遥江上数峰青”则以琴弦的沉默与山峰的青翠,暗示了音乐的结束与自然的永恒,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回味无穷。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