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仲潜东明山凿池曰灵渊

· 陈樵
凿池得清泉,泉清乃见天。 宁知天可见,有自未凿前。 池泉一何静,天体一何圆。 仰视天广覆,俯察天在渊。 俛仰倏上下,孰得知其然。 至人有真见,不滞方若圆。 百虑本一致,万殊同一原。 渊渊与浩浩,信匪言可宣。 天运妙不息,君子贵乾乾。 孔圣有明训,请子观逝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俛仰(fǔ yǎng):低头和抬头,比喻观察或思考的转变。
  • 至人:指道德修养达到极高境界的人。
  • 乾乾(qián qián):勤奋不懈的样子。
  • 逝川:流逝的河水,比喻时间的流逝。

翻译

在东明山凿出一个池塘,得到了清澈的泉水,泉水清澈得以见天。 岂不知天空可见,是因为在凿池之前就已经存在。 池中的泉水多么宁静,天空的体态多么圆润。 抬头仰望天空广阔覆盖,低头观察天空深藏于渊。 低头抬头之间,谁能知道这一切的缘由。 至人有着真正的见解,不会停滞于方圆之间。 百虑原本一致,万殊归于同一源头。 深邃与浩瀚,确实不是言语可以表达的。 天体的运行微妙而不停息,君子贵在勤奋不懈。 孔子有明确的教诲,请你观看那流逝的河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凿池得泉的景象,寓意深邃。诗人以泉水清澈见天为引子,探讨了天体的广袤与深邃,以及至人的超然见解。诗中“俛仰倏上下”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观察者对天地万物的深刻感悟。结尾引用孔子的教诲,强调了君子应勤奋不懈,与天体的运行不息相呼应,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宇宙哲理的深刻理解。

陈樵

元东阳人,字君采,号鹿皮子。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 ► 28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