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吉甫馆于穆千户家归
先生来东阳,已是一载馀。
深居谢宾客,闭户只读书。
青灯夜檠短,黄卷秋堂虚。
咿哦不知倦,经传为菑畬。
玉阶未投足,侯门姑曳裾。
枚乘终显达,马周岂迂疏。
愿言崇令德,努力无踌躇。
他年二三策,待诏当公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阳:地名,今浙江省东阳市。
- 谢:辞别,这里指拒绝。
- 青灯:指油灯,因其光色青荧,故称。
- 檠(qíng):灯架,也指灯。
- 黄卷:指书籍,古代书籍多用黄色纸张,故称。
- 秋堂:秋天的书斋。
- 咿哦(yī é):形容读书声。
- 菑畬(zī yú):耕耘,这里比喻深入研究。
- 玉阶:指宫殿的台阶,比喻高贵的地位。
- 侯门:指权贵之家。
- 曳裾(yè jū):拖着衣襟,比喻依附权贵。
- 枚乘:西汉辞赋家,后因上书谏阻吴王谋反而显达。
- 马周:东汉末年名士,以直言敢谏著称。
- 令德:美好的德行。
- 踌躇(chóu chú):犹豫不决。
- 二三策:指几条重要的计策或建议。
- 公车:古代官署名,这里指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
翻译
先生来到东阳,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他深居简出,拒绝接待宾客,只专心于读书。夜晚,在青灯下,灯架显得短小,秋天的书斋里,黄卷铺满。他不知疲倦地读书,声音咿哦,深入研究经传如同耕耘。虽然还未踏上高贵的玉阶,但他暂且依附于权贵之家。就像枚乘最终显达,马周也并非迂腐。愿你珍视美好的德行,努力不懈,不要犹豫。将来,你的几条重要建议,将会在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得到重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学者在东阳的隐居生活,他深居简出,专心读书,不问世事。诗中通过“青灯”、“黄卷”等意象,展现了学者夜晚苦读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枚乘和马周的提及,鼓励学者保持高尚的品德,努力不懈,相信终将有所成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学问和品德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