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臣遣馆士秦约陆仁祭龙洲先生墓因作诗送之

· 郭翼
龙洲湖海士,瘗玉昆山阿。 山川邈如昨,乔木拱烟萝。 伟哉二三子,览古发啸歌。 披荆吊遗迹,窆石临嵯峨。 慨嗟岁月流,奈此湮没何。 立阙表隧道,大刻盘蛟鼍。 维时春载阳,好鸟鸣声和。 丽牲拜墓下,冠盖相骈罗。 山僧出遗墨,保护百年多。 纵横廿八字,恍若龙腾梭。 缅怀携彘酒,风雨渡江沱。 中原虽在望,泪落如悬河。 安得起九泉,执手予婆挲。 归憩玄馆夕,凉风水微波。 诗成想丰采,寤寐倘来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瘗玉 (yì yù):埋葬美玉,比喻埋葬有才能的人。
  • 昆山阿 (kūn shān ē):昆山的山坳,这里指墓地。
  • 乔木拱烟萝 (qiáo mù gǒng yān luó):高大的树木环绕着烟雾和藤萝,形容墓地环境的幽静。
  • 窆石 (biǎn shí):墓碑。
  • 嵯峨 (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丽牲 (lì shēng):祭祀时用的牲畜。
  • 冠盖相骈罗 (guān gài xiāng pián luó):形容来祭拜的人很多,冠盖指的是官员的帽子和车盖。
  • 盘蛟鼍 (pán jiāo tuó):雕刻有蛟龙和鼍龙的图案,形容墓碑的华丽。
  • 载阳 (zài yáng):指春天。
  • 彘酒 (zhì jiǔ):猪酒,指简单的酒食。
  • 江沱 (jiāng tuó):江河的支流。
  • 婆挲 (pó suō):抚摸。
  • 玄馆 (xuán guǎn):道观。

翻译

龙洲的湖海之士,被埋葬在昆山的山坳。山川依旧,高大的树木环绕着烟雾和藤萝。伟大的几位学子,游览古迹,发出长啸和歌唱。他们拨开荆棘,吊念遗迹,墓碑矗立在高峻的山上。感慨岁月流逝,无奈这遗迹将被湮没。立起墓阙标志隧道,大刻上蛟龙和鼍龙的图案。春天阳光明媚,好鸟鸣叫声和谐。在墓下举行祭祀,官员们相聚一堂。山僧拿出保存多年的遗墨,纵横二十八字,仿佛龙腾梭般生动。缅怀过去携带着简单的酒食,风雨中渡过江河支流。虽然中原在望,但泪水如悬河般落下。真希望能唤醒九泉之下的人,握手抚摸。归途中在道观休息,夜晚凉风拂过水波。诗成后想象着那风采,希望梦中能再次相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对龙洲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遗迹的珍视。通过描绘墓地的自然景观和举行祭祀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逝去英才的哀思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乔木拱烟萝”、“立阙表隧道”等,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结尾处的“诗成想丰采,寤寐倘来过”则流露出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思念和对再次相见的渴望。

郭翼

元昆山人,字羲仲,号东郭生,又号野翁。少从卫培学,工诗,尤精于《易》。以豪杰自负。尝献策张士诚,不用,归耕娄上。老得训导官,与时忤,偃蹇以终。有《雪履斋笔记》、《林外野言》。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