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阳论:指朱熹的学说,朱熹号紫阳。
- 巘(yǎn):山峰。
- 仕得四十强:指在官场中达到四十岁以上的高位。
- 北山勿移文:北山,指隐居之地;勿移文,不要改变隐居的志向。
- 芳风遣:芳风,美好的风气;遣,传递。
翻译
书堂以博士之名,得以相见,不恨晚矣。 发扬朱熹的学说,攀登学问的巅峰。 在官场中达到四十岁以上的高位,前程似九万里之遥。 隐居北山,不要改变初衷,让秋天的桂花香传递美好的风气。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官场生涯的看法。诗中,“发挥紫阳论,登峰造其巘”展现了作者对朱熹学说的推崇和自己在学问上的追求。而“仕得四十强,程方九万远”则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复杂感受,既有成就感,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两句“北山勿移文,秋桂芳风遣”则体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保持初心的坚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陈栎
元徽州休宁人,字寿翁。学宗朱熹。宋亡,隐居著书。仁宗延祐初,乡试中选,不赴礼部试,教授于家。性孝友,刚正,动中礼法,与人交,不以势合,不以利迁。善诱学者,谆谆不倦。所居堂名定宇,学者称定宇先生,晚称东阜老人。有《尚书集传纂疏》、《历代通略》、《勤有堂随录》和《定宇集》。
► 36篇诗文
陈栎的其他作品
- 《 满江红 》 —— [ 元 ] 陈栎
- 《 满江红 · 代送朱姓吏满归 》 —— [ 元 ] 陈栎
- 《 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 》 —— [ 元 ] 陈栎
- 《 浣溪沙 · 寿汪茂盘隐即竹逸戊午四月二十五日 》 —— [ 元 ] 陈栎
- 《 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 》 —— [ 元 ] 陈栎
- 《 清平乐 · 寿彬斋四月二十八日 》 —— [ 元 ] 陈栎
- 《 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 》 —— [ 元 ] 陈栎
- 《 满庭芳 》 —— [ 元 ] 陈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