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境丘温县

· 陈孚
九月出蓟门,北风吹雪衣裘温。正月至交趾,赤日烧空汗如水。 天涯海角茫茫路,马蹄声里光阴度。万里长空一飞絮,飘飘知复堕何处。 夜瞻天极思郁结,臣身南峤心北阙。愿颂圣皇如天福,早见涂山班万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交趾: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北部。
  • 丘温县:交趾的一个县。
  • 蓟门:古代地名,位于今北京一带。
  • 北风:指寒冷的北风。
  • 正月至交趾:指从北方到南方,时间从冬季到夏季。
  • 赤日:烈日。
  • 烧空:形容太阳炎热,天空似乎被烧焦。
  • 天涯海角:极远的地方。
  • 马蹄声:指旅途中的马蹄声。
  • 光阴度:时间的流逝。
  • 飞絮:飘飞的柳絮,比喻漂泊无定。
  • 天极:天空的极高处,比喻朝廷。
  • 南峤:指南方的山。
  • 心北阙:心中思念着北方的朝廷。
  • 圣皇:指皇帝。
  • 涂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这里比喻朝廷。
  • 班万玉:比喻众多贤才。

翻译

九月离开蓟门,北风吹来,雪花覆盖了衣裳,感到温暖。正月到达交趾,烈日炎炎,汗水如雨。 在天涯海角的茫茫路上,马蹄声中,时间悄然流逝。万里长空,一片飞絮,不知飘向何方。 夜晚仰望天空,心中郁结,身在南方山峦,心却思念着北方的朝廷。愿歌颂皇帝如天般深厚的福泽,早日见到朝廷中聚集的众多贤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从北方寒冷之地到南方炎热之地的旅途经历,通过对比北风与赤日、雪衣与汗水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气候的差异。诗中“天涯海角茫茫路”和“万里长空一飞絮”表达了旅途的遥远和漂泊无依的感受。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皇帝的祝福,希望早日回到朝廷,参与国家大事。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陈孚

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卒谥文惠。年六十四。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