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王道劝齐王

· 陈普
列国分争几百年,人心天命不其然。 俗儒槩执春秋义,何忍斯民久倒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列国: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
  • 分争:指各国之间的争斗和战争。
  • :多少,若干。
  • 人心天命:人心所向和天意的安排。
  • 不其然:不是这样。
  • 俗儒:指一般的学者,这里特指那些拘泥于传统观念的学者。
  • 槩执:固执地坚持。
  • 春秋义:指春秋时期的道德和政治原则。
  • 何忍:怎能忍心。
  • 斯民:这些百姓。
  • 倒悬: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如同头朝下悬挂。

翻译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争斗了数百年,人心所向和天意的安排并不是这样。一般的学者固执地坚持春秋时期的道德和政治原则,怎能忍心让这些百姓长期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的回顾,批判了那些拘泥于传统观念的学者。诗人认为,长期的战乱和纷争已经让人心和天命背离了正轨,而那些坚持旧有春秋义理的俗儒,却对此视而不见,继续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于和平与民生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于那些固守陈规、不顾百姓疾苦的学者的强烈不满。通过对比和反问,诗人表达了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和对真正王道的追求。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