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八首 其七

比事属词,敦厚温柔,春秋国风。 是司马游梁,年华正富,虞卿解印,著作弥工。 艮岳烟云,樊楼灯火,一代兴亡在此中。 遗闻所、便针缝锦衲,网缀鱼虫。 敲来几点晨钟,更堪断、森严审异同。 叹东京鼎盛,欢场易散,中原事去,梦境全空。 兀术观图,婆留索地,天使吴山易汴宫。 一杯酒。 又一声长笛,才子英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比事属词:连缀文辞,排比事例,用来陈述道理。
  • 敦厚温柔:指诗歌具有温和宽厚、委婉含蓄的风格,即儒家诗教“温柔敦厚”之旨。
  • 司马游梁:“司马”指司马迁,司马迁年轻时有过游历梁地(今河南开封一带)等地的经历。
  • 虞卿解印:虞卿是战国时人,曾辞去上卿之位,著书立说。“解印”即辞去官职 。
  • 弥工:更加精巧、精妙。
  • 艮岳:宋徽宗时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建造的一座人工假山园林,象征着北宋的繁华。
  • 樊楼:北宋东京城里的著名酒楼,是当时繁华热闹之所。
  • 针缝锦衲:用针线缝缀精美的衣物,这里比喻将各类遗闻轶事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 网缀鱼虫:像用网串起鱼和虫一样,也是形容搜罗整合零散的事物。
  • 敲来几点晨钟:敲响几声早晨的钟声,这里有唤醒人们对过往历史回忆的意思。
  • 森严审异同:严肃严谨地审视和辨别异同。
  • 东京鼎盛:东京(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当时十分昌盛繁荣。
  • 兀术观图:兀术(wù zhú )是金代名将,据说他看到宋廷宫殿的画图后,生出南侵之意。
  • 婆留索地:“婆留”是吴越王钱镠(liú)的小名,这里说的是五代吴越国相关事宜(具体事迹未详,可能涉及争地、地盘等内容)。
  • 天使吴山易汴宫:意思是命运使然让南宋以临安(今浙江杭州,吴山在临安)代替汴京作为都城。

翻译

运用事例排比文辞,风格温和宽厚、委婉含蓄,就如同《春秋》和《国风》的风范。当年司马迁在青春正好时游历梁地,虞卿辞去官职后著作更加精妙。艮岳的如烟云霭,樊楼的辉煌灯火,一个朝代的兴盛衰亡都蕴含在这当中。那些流传下来的逸闻旧事,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像是用针线缝缀锦衣,又如同用网串起各种零散事物。几声早晨的钟声传来,更能令人严肃地审视历史的异同。可叹北宋都城汴京曾经鼎盛一时,但繁华欢场容易消散,中原大好河山的家国之事远去,就像梦境一样变得空无。兀术看到宫殿图而心怀不轨,钱镠曾有地盘相关举动,命运使得北宋朝廷只能以杭州代替汴京为都城。一杯清酒下肚,又听到一声悠扬的长笛,历史长河中,才子与英雄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 。

赏析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笔触展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开篇以“比事属词,敦厚温柔,春秋国风”点明自己创作所秉持的文学理念和风格追求。接着通过列举司马迁、虞卿等典故,为下文对历史繁华与兴衰的描写埋下伏笔。对艮岳、樊楼的描写生动地勾勒出北宋汴京的昌盛景象,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强调盛景不再,欢场易散,世事如梦,深刻地表达了对朝代兴亡的叹惋。“兀术观图”“婆留索地”等典故进一步揭示出北宋灭亡、南宋偏安的历史缘由。最后“一杯酒。又一声长笛,才子英雄”以一种颇具诗意和惆怅的场景收束全词,一杯酒像是浇愁,一声长笛似唤起对往昔才子英雄的缅怀,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词中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又有对历史沧桑的无奈喟叹,引发人们对历史与人生的无尽思考 。

蒋士铨

蒋士铨

蒋士铨,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2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