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山银槎歌为秋玉赋

· 厉鹗
诗人往者聚长安,好事曾闻孙退谷。 银槎酌客客作歌,想像无由能寓目。 朱华玉名碧山字,至正年居魏塘里。 一生良冶此仅传,流落江南非偶尔。 虚心断节桑落贮,分得秋河好风露。 开襟有客踞上头,或云凿空博望侯。 手持支机石一片,张侯张侯吾所羡。 即时酒与身后名,何如黄姑渚畔长游衍。 槎腹䤹诗句潇洒,问津可惜无知者。 摹形已夺晋丹青,操觚堪补元风雅。 主人索我重作歌,爱之过于金叵罗。 前宵偷儿胠其箧,免随羽化神撝诃。 翠壶插菊展重阳,半杯竟欲追渴羌。 醉倒空斋月为枕,梦向天孙乞馀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碧山:元代著名银匠。
  • (chá):木筏。
  • 至正:元惠宗的年号。
  • 魏塘:地名。
  • 桑落:桑叶凋零。
  • 凿空博望侯:指张骞开通西域被封博望侯。
  • 支机石:传说中织女垫织机的石头。
  • 黄姑渚:即牵牛织女故事中的银河。
  • (gǔ):意为镶嵌。
  • 叵罗(pǒ luó):一种酒器。
  • (qū):从旁边打开。
  • 渴羌:古代西北少数民族。
  • 天孙:织女。

翻译

从前的诗人都聚集在长安,曾听闻好事者孙退谷。用银槎为客人斟酒,客人作诗,只是想象却无缘亲眼看到。朱碧山名为华玉,字碧山,在至正年间居住在魏塘里。一生擅长冶铸仅传下此件,流落到江南并非偶然。这银槎虚心且有断节,好像盛着桑叶凋零后的景象,分得秋河的美好风露。敞开衣襟有客人蹲坐在上面,有人说像那凿空西域的博望侯张骞。手持着一片支机石,张侯啊张侯我很羡慕。当下的酒和身后的名声,哪里比得上在黄姑渚畔长久漫游。槎腹上镶嵌的诗句很潇洒,询问渡口可惜没有知晓的人。描摹的形状已胜过晋代的丹青,握笔创作足以补充元代的风雅。主人让我重新作诗,喜爱它超过了金叵罗。前夜里小偷撬了他的箱子,幸而没有随着仙化而被神灵呵责。翡翠壶插上菊花展现重阳节氛围,半杯酒就几乎要追赶上那渴羌。醉倒在空斋中以月为枕,梦到向织女乞求剩下的锦缎。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朱碧山银槎”展开,先讲了长安诗人和孙退谷的事,引出银槎。描述了银槎的制作人朱碧山及它流落江南的情况。接着细致描绘银槎的模样及其所蕴含的意义、文化价值。诗中对银槎腹上的诗句、其艺术高度进行赞美,还提到主人对它的珍视。最后描述了围绕银槎展开的一些情境,如酒后的遐思等。整首诗既展现了银槎这一珍贵工艺品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欣赏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厉鹗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康熙五十九年举人。乾隆初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曰琯小玲珑山馆数年,多见宋人集,因撰《宋诗纪事》。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为浙派名家。论词推崇周邦彦、姜夔,亦为“浙西词派”重要作家。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为仁同撰《绝妙好词笺》。 ► 17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