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滔: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字文江,莆田人。
- **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
- ****偃(yǎn)**:这里指松树枝干弯曲、倒伏的样子。
- ****数朝(zhāo)**:数代、多个朝代,指时间久远 。
翻译
我一生下来就对那山水十分痴爱,这次终于来到了虎溪,下马观赏。即使已经到达,但心中还是嫌来得太晚了,暗暗期望之后能再次重游,并且提前做好规划。 东林寺中十分寒冷,三伏酷热时节在这里却如沐冷雨。寺里的古松姿态万千,枝干弯曲,有些树枝俨然已经经历了好多朝代。眼前一切仿佛曾经在梦境中见过一般,而白莲正在旧池子里盛开。
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游览东林寺时的心境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东林寺山水景色的喜爱与沉醉之情。开篇“平生爱山水 ,下马虎溪时”直接表明诗人对山水的热爱,虎溪的到来像是圆满了自己长久的心愿。“已到终嫌晚,重游预作期 ”细腻地传达出诗人的遗憾与期待,既有对未能早日来到此地的惋惜 ,又表现出对再次游览的急切渴望。“寺寒三伏雨 ,松偃数朝枝”则对东林寺中的景色进行描写。“寺寒”二字点出寺庙清幽的氛围,即便在三伏盛夏,也透着一丝凉意。对古松的描写尤其精彩,“偃”字生动地写出古松姿态,“数朝枝”突出其年代久长,令人顿生历史沧桑之感。末句“翻译如曾见,白莲开旧池”,“翻译”一词,在此处增添了一丝如梦如幻的色彩,仿佛眼前景是历经轮回般似曾相识 ,而那旧池白莲,不仅是静态的美景呈现,更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寺院宁静祥和、超脱尘世的氛围,全诗意境清幽且空灵,景中含情,情附于景,耐人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