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

· 秦观
银烛生花如红豆。这好事、而今有。夜阑人静曲屏深,借宝瑟、轻轻招手。一阵白蘋风,故灭烛、教相就。花带雨、冰肌香透。 恨啼鸟、辘轳声晓。岸柳微风吹残酒。断肠时、至今依旧。镜中消瘦。那人知后,怕你来僝僽。
拼音

所属合集

#御街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御街行:词牌名。
  • 银烛:白色的蜡烛。
  • 夜阑:夜将尽。
  • 曲屏:曲折的屏风。
  • 宝瑟:装饰华丽的瑟,这里代指女子。
  • 白蘋(pín)风:指微风。白蘋是一种水生植物。
  • 相就:相互靠近,指男女结合。
  • 冰肌:形容女子肌肤洁白滑润。
  • 辘轳(lù lú):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诗中代指井上辘轳汲水的声音。
  • 僝僽(chán zhòu):烦恼、憔悴之意 。

翻译

白色的蜡烛结出如红豆般的灯花。如今期盼的美好事情终于来临。夜深人静,曲折的屏风深处,女子借着宝瑟轻轻向男子招手。一阵微风吹过,于是吹灭烛火,两人相拥在一起。女子如带雨的花朵,肌肤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遗憾的是清晨啼鸟的叫声,还有那井上辘轳汲水的声音将美好打断。岸边微风吹来,驱散了残留的酒意。令人断肠的忧愁,直到如今依然没有消散。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日渐消瘦的模样。远方的那个人如果知道了,恐怕也会为我忧心烦恼。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段甜蜜而又伤感的情感经历。上阕极力渲染男女欢会时温馨浪漫的氛围,从银烛灯花这一美妙景象起笔,将夜阑人静时两人借宝瑟传情、在微风轻拂下融为一体的场景细腻地展现出来,尤其对女子的香艳描写,颇为旖旎。下阕笔锋一转,用啼鸟、辘轳等声音打破了美好的梦境,回到残酷的现实,“恨”字直抒胸臆,表达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与哀愁。最后写自己因思念而消瘦,并设想爱人知道后也会忧愁烦恼,进一步深化了彼此之间的深情以及因情而生的悲苦,在情感上颇为缠绵悱恻,体现出秦观词作擅长抒情、情感细腻的风格特点 。

秦观

秦观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