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仲左丞生日

· 秦观
元气钟英伟,东皇赋炳灵。 蓂敷十一叶,椿茂八千龄。 汗血来西极,抟风出北溟。 之无分襁褓,诗礼学趋庭。 妙质珠遗海,高材刃发硎。 亟更芸阁秘,屡直琐闱青。 史笔开凡例,纶言正纬经。 文昌频曳履,京兆屡空囹。 遂总台纲纪,常参国典刑。 两宫隆眷遇,诸夏耸瞻听。 武略驱雷电,文锋粲斗星。 乞闲辞亢满,分逸下青冥。 骑引双朱服,腰横万宝钉。 明峰春矗矗,汝水暮泠泠。 散策花间径,挥犀水上亭。 壶觞延墨客,灯烛按歌伶。 周衮归公旦,商岩梦武丁。 久闻虚揆席,伫见返皇扃。 别数汾阳考,重镌宋父铭。 巍然庙堂上,永作世仪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正仲:可能是人名。
  • 东皇:司春之神。
  • (míng):蓂荚,传说中尧时的一种瑞草。
  • 椿:香椿树,长寿的象征。
  • 襁褓(qiǎng bǎo):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 趋庭:指子承父教。
  • 芸阁:藏书处,即秘书省。
  • 琐闱:宫门。
  • 曳履:拖着鞋子,形容从容。
  • 空囹:使监狱空。
  • 台纲纪:指朝廷的法度纲纪。
  • 国典刑:国家的典章制度。
  • 亢满:指职位太高太满。
  • 青冥:青天,高空。
  • :犀牛角。

翻译

天地的元气凝聚出杰出伟大的人物,司春之神赋予其非凡的灵性。蓂荚已经长出了十一叶,香椿树象征着八千岁的长寿。他有着像汗血宝马从西域而来的雄姿,有着像旋风从北海而出的气势。自幼就接受良好教育,学习诗礼继承父教。美好资质如同珍珠遗弃在大海,高超才能像是刚从磨刀石上磨出的利刃。多次在秘书省担任要职,屡次在宫门前直言进谏。其史书的书写开创了常规,言论正直可以匡正经纬。在文昌之位常常从容不迫,任京兆尹时多次使监狱为空。于是总揽朝廷纲纪,时常参与国家典章制度之事。在两宫受到特别恩宠,让全天下人都景仰倾听。军事谋略可驱走雷电,文才锋芒可媲美斗星。请求辞官以辞别高位,退居到高空下的世间。骑着马引领着身着双朱服的人,腰间横着众多宝钉。明峰在春天高高耸立,汝水在傍晚静静流淌。在花丛间的小路上散步,在水上亭子里挥动犀牛角。酒杯邀请墨客,灯烛为歌伶照亮。周公旦能回归,殷商的傅说也像武丁的梦一样实现。久闻空缺的相位,期望看到他返回朝廷主政。别于汾阳的考核,重新镌刻像宋父那样的铭记。巍然站立在朝堂之上,永远成为世间的典范。

赏析

这首诗是秦观为正仲左丞生日所作的颂词。诗中极言正仲的英伟不凡、才华出众,称赞他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卓越成就,如在朝廷中能担当重任、总揽纲纪、开创凡例等,同时也描绘了其辞官后的生活情状和他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整首诗用词典雅,通过诸多意象和典故来烘托人物的伟大形象,既充满对正仲的赞美和祝福,也反映了作者对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

秦观

秦观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