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九首拟韩退之
南州有病客,起卧北窗下。玉兔衔光照清夜,故人别我京洛游,不寄一行三改秋。
秋色变冷客裘薄,渐觉衣袂寒飕飕。作诗欲寄君,未语先有愁。
不如呼童起,危坐北窗下,一杯宽我千日忧。眼前俗事何扰扰,此夕尽向杯中休,何必怀黄金印兮爵通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兔: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代指月亮。
- 衔光:这里指月亮散发光辉。
- 京洛:本意是指京城洛阳,这里借指繁华的大城市。
- 裘(qiú):皮衣。
- 袂(mèi):衣袖。
翻译
在南边的州郡有一位患病的客人,他起卧在北窗之下。月亮像玉兔衔着光芒照亮了清静的夜晚,老朋友离开我去京城繁华之地游历,没有寄来一封信已经过了三个秋天。秋色变深让客人的皮衣显得单薄,渐渐觉得衣袖寒冷飕飕。想要写诗寄给你,还没说话先有了忧愁。不如呼唤僮仆起来,端正地坐在北窗之下,一杯酒宽慰我多日的忧愁。眼前的世俗之事为何纷纷扰扰,这一夜都在杯中消解,何必要怀着黄金印去封爵为公侯。
赏析
这首诗以一个病卧在南州的客人为视角,通过描述秋夜的清冷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出一种孤独、凄凉又略带惆怅的情绪。诗中“玉兔衔光照清夜”描绘出秋夜的静谧和明亮,烘托出氛围。“秋色变冷客裘薄”则直接点出了秋天的寒意和病客的单薄。后面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愁绪,以及借酒消愁,抒发对世俗之事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不热衷。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而有韵味,体现了秦观诗歌的独特风格。

秦观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