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子日: 农历干支纪日法,六十天一轮回的第一天,此处指春节前后。
- 麦方病: 麦苗因缺水而呈现病态。
- 细雨迎春: 春雨如丝,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岁有望: 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
- 积阴连甲子: 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
- 父老: 年长的人,这里指农民。
- 耕桑: 农事,耕地和养蚕。
- 终年计: 全年的生计打算。
- 浊酒: 酒质浑浊的自酿农酒。
- 清旦尝: 清晨品尝。
- 真人: 可能是对道家修行者的尊称,也可能是诗人自我理想化的形象。
- 闭门却扫: 关门清扫屋内,表示静心修行。
- 但焚香: 只是焚烧香料,可能寓意净化心灵或祈福。
翻译
一个冬季没有下雪,麦苗正遭受干旱之苦,细雨终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让人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然而,连续多日的阴雨让人担忧,农民们担心这会影响春耕。即使农田贫瘠,一年的生计还在忧虑中,谁又能供应清晨那一杯浊酒呢?还好,有那个不感到饥饿和口渴的真人,他选择闭门静修,只点燃香火,沉浸在内心的宁静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干旱后春雨降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通过"麦方病"和"愁见积阴",展现了农民们在恶劣天气中的艰辛。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真人"的敬仰与向往,暗示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愿望。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体现了苏辙关注民生、体察民间疾苦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