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闰岁:指农历有闰月的年份。
- 穷冬:深冬,隆冬。
- 霰(xiàn):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翻译
在有闰月的这一年深冬已经快到春天了,应当寒冷的时候却温暖起来并不让人觉得舒适。阴冷的风在半夜催促着冰粒飞落,稍稍清扫了京城街道上一尺厚的灰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将尽春来之时的独特景象。“闰岁穷冬已是春”交代了时间背景,虽是隆冬却有了春的气息。“当寒却暖未宜人”体现出一种反常的气候,这种天气变化让人感觉不适。后两句写了半夜的阴风以及带来的飞霰,突出了天气的变化多端,同时“稍净天街一尺尘”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飞霰对于街道灰尘的清扫作用,颇具生活气息。整首诗观察细致,于细微处展现出自然的变化。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
苏辙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十二月看牡丹 其四 》 —— [ 清 ] 金朝觐
-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 》 —— [ 金 ] 元好问
- 《 癸丑季冬过黄州柴羽元方伯胡存蓼张玄中两宪副招游赤壁时江风不可以舟同酌苏祠台上得五首 》 —— [ 明 ] 邓云霄
- 《 河传 · 戏拟闺中十二月乐词正月 》 —— [ 清 ] 尤侗
- 《 庚午腊月丙寅举第五子阿需值慈大人八十有七生日喜赋 》 —— [ 明 ] 屈大均
- 《 庚午腊月丙寅举第五子阿需值慈大人八十有七生日喜赋 》 —— [ 明 ] 屈大均
- 《 不见楚庵开士者三十年杪冬见访草堂惊谓异世相期梅花开日访师密庵春日寻之己去云间不返留题壁 》 —— [ 明 ] 彭孙贻
- 《 送荔子方蒙仲 》 —— [ 宋 ] 方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