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五绝

· 苏辙
菰蒲出没风波际,雁鸭飞鸣雾雨中。 应为高人爱吴越,故于齐鲁作南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菰蒲(gū pú):菰和蒲,都是水生植物。

翻译

茭白和香蒲在风浪边际出没,大雁和野鸭在迷雾细雨中飞翔鸣叫。大概是因为高雅之人喜爱吴越之地,所以在齐鲁之地兴起了像南方的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梁山泊独特的风光画面,风波际的菰蒲、雾雨中的雁鸭飞鸣,展现出一种朦胧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后两句作者进行了一种猜测和联想,认为是有人对吴越的喜爱才使得齐鲁有了类似南风的情境,为景色增添了一种人文气息和别样的韵味。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而独特。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