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埙(xūn)动篪(chí)鸣:埙和篪是两种乐器,常一起演奏,声音和谐,这里比喻兄弟间亲密契合。
- 忧轻责少:指自己官职卑微,忧虑和责任相对较少 。
- 幸官卑:有幸官职低微。
- 声名谩作耳中瑱(tiàn):瑱,古人塞在耳中的玉。意思是声名如同塞在耳中的东西,并不看重。
- 科第空收颔底髭(zī):科第,科举功名;髭,胡须。意为获得科举功名如同空收获颔下胡须,没什么实际意义。
- 西鄙:西部边境。
- 犹将将(qiāng qiāng):将将,雄壮的样子,形容西部边境敌人猖獗的样子。
- 中朝:朝廷。
- 闲暇自师师:师师,安闲的样子,形容朝廷中安然悠闲。
- 新论无人语:新的见解言论无人可以交流。
- 仰羡飞鸿两翅差(cī):差,参差不齐,这里形容羡慕飞翔的大雁自由。
翻译
兄弟之间彼此契合的心如同埙篪和鸣,只有我们自己知晓。我庆幸自己官职低微,没什么忧虑也责任较轻。声名在我看来不过像塞在耳中的东西,科举功名也只不过是空添了颔下胡须。西部边境敌人猖獗,而朝廷中却依旧安然悠闲。我最近有了新的见解言论却无人可以交流,只能抬头羡慕那飞翔的大雁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中苏辙表达了复杂的情绪。开篇用“埙动篪鸣”展现兄弟间的深厚情谊。 “忧轻责少幸官卑”流露出苏辙对自身低微官职的一种略带自嘲的坦然,又借“声名谩作耳中瑱”“科第空收颔底髭”表达对功名并不看重。诗的后半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西部边境局势紧张,“西鄙猖狂犹将将”而朝廷却“中朝闲暇自师师”,突出对朝廷现状的忧虑和不满 。“近成新论无人语”体现苏辙抱负无人倾听的孤独,最后“仰羡飞鸿两翅差”通过羡慕大雁自由,表达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全诗情感丰富,隐晦地反映出他当时的复杂心境与对现实的种种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