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瞻重游南山

· 苏辙
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 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 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终南:即秦岭山脉的一段,古代又称南山,位于陕西西安附近。
  • :回归,此处指春天来临。
  • 缘崖:沿着山崖生长。
  • 绿似苔:形容山木翠绿如覆盖在岩石上的青苔。
  • 谷鸟:山谷中的小鸟。
  • 嘲独往:以鸣叫声戏谑独行的人。
  • 野人:乡野之人,此指山民。
  • 曾来:曾经来访。
  • 弹鸣鹿:弹奏模仿鹿鸣的乐器,古人有以此为乐事。
  • 溪堂:临溪的房屋或平台,可能是指山中的简陋居所。
  • 和取:和诗,即作诗回应。
  • 游陪:一同游玩的朋友。

翻译

您再次来到终南山,春天已经归来,山上的树木沿着崖壁翠绿得仿佛是覆盖的青苔。山谷里的小鸟欢快地鸣叫,仿佛在嘲笑独自前来的人,而那些山民们还记得您上次来访时的笑声。想必您会邀请道长一起弹奏模仿鹿鸣的乐器,或者在溪边的屋子里畅饮。应该会有新的诗篇寄给我,让我们一起作诗,共享这次游玩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子瞻)重游南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山景以及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谷小鸟以人的情感,显得生动活泼。同时,通过想象子瞻与道长、山民共度的欢乐时光,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期待。结尾处的“新诗”和“和取”,则是对友情交流的一种诗意表达,体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