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惠千叶牡丹

· 苏辙
东风催趁百花新,不出门庭一老人。 天女要知摩诘病,银瓶满送洛阳春。 可怜最后开千叶,细数馀芳尚一旬。 更待游人归去尽,试将童冠浴湖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风催趁百花新:春风催促着各种鲜花竞相开放。
  • 不出门庭一老人:年迈的老者足不出户。
  • 天女要知摩诘病:天上的仙女想要了解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的病情。
  • 银瓶满送洛阳春:用装满春天气息的银瓶来赠予。
  • 可怜:可爱,此处有惋惜之意。
  • 细数馀芳:仔细计算剩余的花期。
  • 一旬:十天。
  • 童冠:儿童和成年人,泛指游玩的人们。
  • 浴湖滨:在湖边沐浴或游玩。

翻译

春风催促着众多花卉争先恐后地绽放,一个老者却静静地坐在家中,没有出门赏花。仿佛天上的仙女知道他心情不佳,特意送来满满一瓶来自洛阳的春天气息,希望能给他带来一丝安慰。这千叶牡丹虽然姗姗来迟,却依然美丽,它们的余香还能延续十天。等到游人们都离去,我想邀请孩子们和大人们一起来湖边沐浴在花香中,共享这美好的春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辙在春天收到朋友赠送的千叶牡丹时的心情。他以东风、百花和天女等元素,寓言了生活的变迁与友人的关怀。通过“银瓶满送洛阳春”这一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牡丹的珍贵和春天的美好。诗人感慨于千叶牡丹的晚开,但又欣赏其独特的魅力和持久的芬芳。最后,他期待着与人们共享这宁静而美好的春日时光,流露出一种淡泊而又积极的生活态度。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