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西:古代地区名,位于今河南淮河流域一带。
- 留滞:停留,滞留。
- 昔经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 诸任:指当时的同僚或者朋友。
- 炊黍:烧火做饭,这里指招待客人。
- 陋:简陋,这里指生活条件简单。
- 借书度日:借书消磨时光,避免无所事事。
- 潩水:地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附近。
- 伊家:他家,指朋友的家。
- 古桧:古老的桧树,常用于形容环境清幽。
- 旧游:过去的交游,老朋友。
- 苍颜:苍老的容颜,指年纪大。
翻译
在淮西停留的日子已经很久了,只有你们这些朋友偶尔来访。虽然生活简朴,但我们热情款待宾客,借书来打发时间,免去无尽的空闲。回到潁水那边,没有人在意我的归处,梦中常常回到你们那,环绕着那棵古桧树。昔日的老朋友们,如今只剩下我还在,年轻的后辈们,又有谁能认识这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呢?
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回忆他在淮西任职期间与朋友们交往的点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朋友共度的简朴生活和借书消遣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诗中的“无人问”、“梦绕伊家”以及“后生谁复识苍颜”,流露出诗人对孤独老去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
苏辙的其他作品
- 《 病后 》 —— [ 宋 ] 苏辙
- 《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吕梁 》 —— [ 宋 ] 苏辙
- 《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 —— [ 宋 ] 苏辙
- 《 王子立与迟等游陈家园桥败几不成行晚自酒务往见之明日雨作偶尔成咏 》 —— [ 宋 ] 苏辙
-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 [ 宋 ] 苏辙
- 《 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三首 》 —— [ 宋 ] 苏辙
- 《 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 —— [ 宋 ] 苏辙
- 《 新作南门 》 —— [ 宋 ]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