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帐:极言帐篷之多。
- 穹庐(qióng lú):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这里借指行军中的营帐。
- 狼河:即白狼河,今大凌河,在辽宁西部。
- 解道:知道,懂得 。
翻译
旷野之中,无数的帐篷里将士们都沉醉在美酒里。繁星闪烁,那光影摇摇欲坠。想在归梦中回到故乡,无奈故乡远隔着狼河。河水潺潺流淌的声音,又无情地将我的思乡梦搅得支离破碎。还是睡吧,还是睡吧,因为我知道醒来后也只能徒增伤感,毫无趣味。
赏析
这首《如梦令》描绘出一幅塞外宿营的壮阔而又略带凄清的画面。开篇“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以宏大的场景勾勒出塞外荒野中军帐罗列,众人沉醉的景象,配合“星影摇摇欲坠”这样充满动感与奇幻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雄浑而神秘的氛围。“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则转而抒发内心的思乡之情,一个“隔”字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却难以触及的无奈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河声搅碎归梦这一细节,更把思乡之情受阻后的失落与痛苦推向高潮。最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以自我劝诫的口吻戛然而止,看似洒脱,实则是一种无法排遣愁绪的无奈之举,蕴含着词人深深的孤寂与惆怅。全词情景交融,语言简洁而情感深沉,写出了塞外生活的艰苦与心境的凄苦。

纳兰性德
清代政治人物、著名词人、学者,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时期重臣纳兰明珠长子。
纳兰容若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姑祖母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努尔哈赤妃),姑表祖父清太宗皇太极(孟古哲哲子)。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亲兄)之女爱新觉罗氏,父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容若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时二十二岁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帝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二),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清史稿》有传。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佔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徵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