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陶渊明正月五日游斜川韵

· 苏过
岁丰田野欢,客子亦少休。 糟床有新注,何事不出游。 春云翳薄日,磻石俯清流。 心目两自闲,醉戗不惊鸥。 茅蒋谁氏居,鸡鸣隔林丘。 曳杖叩其门,恐是沮溺俦。 但苦鴃舌谈,尔汝不相酬。 筑室当为邻,往来无惮不。 澄江可寓目,长啸忘千忧。 傥遂北海志,馀事复何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糟床:榨酒的器具。糟,zāo。
  • :遮蔽。
  • :bō,通“碥”,指巨石。
  • 鴃舌:亦作“鴂舌”,比喻语言难懂。鴃,jué。
  • 沮溺:指长沮和桀溺,春秋时的隐士。

翻译

这一年庄稼丰收田野充满欢乐,我这客居之人也稍微得以休憩。榨酒的器具里有新酿的酒,为何不出去游玩呢。春天的云朵遮蔽了微弱的日光,巨石俯临着清澈的水流。内心和眼睛都格外闲适,醉酒后靠在船上也不会惊起鸥鸟。那茅草和蒋草搭建的是谁家的居所,鸡叫声隔着山丘树林传来。拄着拐杖去叩响那家门,恐怕是像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吧。只是苦恼言语难懂,你我也不能相互应答。如果建房应当做邻居,往来就不会有什么惧怕了。澄澈的江水可以注视观赏,放声长啸忘却万千忧愁。倘若能实现像北海孔融那样的志向,其他的事情又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游玩的景象和感受。诗中先写了岁丰人欢以及自己出游的缘由,展现了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描写自然景色,如薄日被云翳、巨石临清流等,营造出清幽闲静的意境。描写到所遇人家,猜测是隐士居住,体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和自由心境的追求,以及渴望实现人生志向的愿望。整体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在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上都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苏过

宋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 2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