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
注释
- 李倅(cuì)钧:李姓副职官员。“倅”指副职。
- 旋:随即、立刻。
- 雨荒:因雨水多而荒芜。
- 榛莽(zhēn mǎng) :杂乱丛生的草木。
- 菰蒲(gū pú) :菰和蒲,两种水生植物。
- 瑟缩 :因寒冷而蜷缩、抖动,这里形容菰蒲枯萎的样子 。
- 留毂(gǔ) :停车。“毂”指车轮中心的圆木,借指车。
- 却扫 :闭门谢客,这里指赵嗣恭好像早有准备。
- 不速 :不请自来,这里是诗人自谦说法。
- 衣上黄: 秋天衣服沾染的尘土。
- 渌(lù) :清澈的美酒。
- 泠泠(líng líng) :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暗相属 :暗暗相连,形容演奏连贯。
- 琳宫 :道观,这里借指赵嗣恭住处高雅如仙境。
- 仙伯 :对赵嗣恭的美称 。
- 幕府粗官:苏辙自指,称自己是幕府中官职卑微的官员。
- 烦促 :事务繁杂急促。
- 簿领 :官府的文书。
- 车辖(xiá) :车轴两头固定车轮的键。“车辖要须漉”意思是宴会要用车辖堵塞车轮,意即留住客人。
- 东宫师:苏辙自指,当时苏辙任朝散郎、试秘书少监、加集贤校理,东宫官属。
翻译
城南有一座高楼高耸在乔木之上,楼下有一方池塘,秋水盈盈。刚刚降临的寒霜还没有改变草木的鲜艳色彩,傍晚的太阳很快就让梨枣成熟了。雨水浸漫使得松菊半被杂乱的野草淹没,秋风劲吹让菰蒲开始萎缩。门前的大路满是尘土,白天路过的行人没有停车停留的。赵嗣恭打开门像是早有期待,我们下马径直升堂,真是不请自来的客人。他劝我抖抖衣服上的尘土,迎着秋风一起痛饮杯中美酒。菜肴虽然简单但情谊深厚不尽,丝竹演奏声音清脆动听,连绵不绝。赵嗣恭如同仙境中的仙人般悠闲自在,而我只是幕府中的小官,为琐事烦扰忙碌。晚衙的公事文书到了该处理的时候了,后堂宴会想用车辖留住却没法久留。这让我更加惭愧身为东宫师,却眷恋这溪边山水而不顾华丽的房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李倅钧拜访赵嗣恭,在南园留饮的情景。开篇先以生动画笔描绘出南园自然风光,高处有高楼,旁侧有秋水、成熟果实,画面充满生机。而“雨荒松菊半榛莽,风老菰蒲初瑟缩”两句又为美景添上一抹萧瑟,暗示时节变化。接着通过“门前大路多尘土,日中过客无留毂”以门前冷落与园中的热闹对比,凸显赵嗣恭居所之静谧独特。 诗人着重描述酒席上的欢乐,“劝我一振衣上黄,临风共倒樽中渌”展现友人热情豪爽。“肴蔬草草意不尽,丝竹泠泠暗相属”让我们感受到虽菜肴简单,但友情真挚,丝竹之乐更为聚会添雅趣。诗中还将赵嗣恭的悠闲与自己幕府小官的烦促形成鲜明对照,体现诗人对官场繁杂的无奈。最后一句“令人更愧东宫师,眷恋溪山弃华屋”则由眼前之景与聚会之情,升华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超脱悠闲生活的向往,即便身处官职显要还心系山水。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写景生动鲜活,又表达出复杂情感,充满生活气息与文人情怀。

苏辙
苏辙的其他作品
- 《 南斋独坐 》 —— [ 宋 ] 苏辙
- 《 次韵子瞻山村五绝 》 —— [ 宋 ] 苏辙
-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赠知雄州王崇拯二首 》 —— [ 宋 ] 苏辙
- 《 阴晴不定简唐觐秘校并敖吴二君五首 》 —— [ 宋 ] 苏辙
- 《 子瞻与李公麟宣德共画翠石古木老僧谓之憩寂图题其后 》 —— [ 宋 ] 苏辙
- 《 同陈述古舍人观芍药 》 —— [ 宋 ] 苏辙
- 《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桐轩 》 —— [ 宋 ] 苏辙
-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赵君偶以微恙乘驼 》 —— [ 宋 ]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