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
赠君长铗君当歌,每食无鱼叹委蛇。
一朝得见暴公子,櫑具欲与冠争峨。
岂比杜陵贫病叟,终日长镵随短蓑。
斩蛟刺虎老无力,带牛佩犊吏所诃。
故将换砚岂无意,恐君雕琢伤天和。
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
报章苦恨无好语,试向君砚求馀波。
诗成剑往砚应笑,那将屋漏供悬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铗(jiá):长剑。
- 委蛇(wēi yí):这里形容人困顿、不得志的样子。
- 櫑具(léi jù):古代的一种兵器。
- 杜陵贫病叟:指杜甫。
- 长镵(chán):农具,类似锄头。
- 蓑(suō):用草或棕制成的雨衣。
翻译
送给你长剑你应当放歌,常常没有鱼吃而叹息不得志。有一天得见了暴公子,那櫑具要和帽子争高大。怎能比得了杜陵那个贫穷又多病的老人,整天拿着长镵伴随着短蓑衣。想要斩蛟刺虎已经年老无力,带着耕牛去佩着小牛犊会被官吏责骂。所以要交换砚台难道是没有用意的,恐怕你雕琢会损伤天然平和心境。写诗送还剑又是为何,知道你是想通过诗来互相切磋。回复的文章好遗憾没有好的话语,试着向你的砚台寻求一点余波。诗写成剑送过去砚台应该会笑,哪里将房屋漏雨当作口若悬河来对待。
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戏谑幽默的方式展开,先说到赠剑给对方,以及对方与之不匹配的情景,如无鱼可食的困顿模样,又将其与杜甫对比,突出其境遇。接着提到换砚的用意,以及自己与对方通过写诗、送还剑来互动切磋。整首诗充满了诙谐感,在看似轻松的语句中蕴含着诗人与对方的情谊以及一些微妙的情感寄托和表达。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