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阁六首

· 苏轼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林:即上林苑,是古代皇家园林,这里泛指皇家宫苑。
  • 珍木:珍贵的树木。
  • 暗池台:形容树木繁茂,使池台仿佛被笼罩在一片绿荫之中。
  • 蜀产吴包:蜀地所产、吴地所包裹进贡的(物品)。意思是各地的特产。
  • 卢橘:枇杷的别称 。 卢橘(lú jú)
  • 粽里得杨梅:在粽子里也能尝到来历特殊的杨梅,或暗示粽子中与杨梅搭配的特别馅料等(古代可能有独特的搭配习俗 ) 。

翻译

皇家宫苑里珍贵繁茂的树木遮蔽了池台,蜀地和吴地的特产历经万里被进贡而来。不仅能在果盘中见到新鲜的枇杷,不时还能在粽子里品尝到可口的杨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生活富足和各地物产丰富被汇聚到皇家的情景。开篇通过描写上林苑中珍木繁茂遮蔽池台,营造出皇家宫苑的宏大华丽意境。“蜀产吴包万里来”一句,点明各地特产不远万里汇聚于此,展示了皇家的尊贵和影响力,来自不同地区的贡品反映出当时幅员辽阔和资源丰富。“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这两句则细腻地从生活饮食细节入手,既写出了皇家饮食的丰富多样,也从侧面体现了各地与皇室之间密切的联系,让读者感受到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独特,诗歌简洁之中展现出皇家生活的优越以及四方来朝贡的时代风貌 ,有一种不着痕迹的富贵气蕴含其中。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