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粥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萍韭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地碓舂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滹沱(hū tuó):水名。
- 流澌(liú sī):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
- 公孙:指公孙述。
- 仓皇:匆忙急迫。
- 刘文叔:即汉光武帝刘秀。
- 金谷:指金谷园。
- 咄嗟(duō jiē):霎时。
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见那滹沱河冰块漂浮车轴被折断,公孙述匆忙中奉上豆粥。用湿柴击破炉灶自己烘烤衣服,饥饿寒冷顿时消除的刘文叔。又没看见金谷园中敲冰时草木迎春天,帐下负责烹煎的都是美人。那萍韭豆粥没有流传做法,瞬间就能做好的石季伦。干戈还未平息自身如同寄托在外,声色相互纠缠内心已沉醉。身心颠倒却自己不知,更能体会人间有真正味道。怎能像江头那千顷如雪白的芦苇,茅草屋在晨烟中时隐时现。在石臼中舂出的粳米洁白似玉,沙瓶中煮出的豆子柔软如酥。我年老这身体没有可寄托之处,卖了书去问东边人家是否可住。躺着听到鸡叫豆粥煮熟之时,蓬头乱发拖着鞋子到你家去。
赏析
这首诗开头用历史上两个与豆粥有关的典故,引出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既描写了富贵人家中与豆粥相关的场景,又通过对比展现出江边乡村生活的朴素宁静以及豆粥的美味。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纷扰和物质欲望的厌倦,以及对平实生活和真正味道的追求。最后作者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期待去别人家吃豆粥,生动有趣地展现了一种自在随意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且在对比中深刻地体现了作者的心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