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 苏轼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兴国:地名,今江西赣州市兴国县。
  • :地名,今江西宜春市筠州,古代筠州位于赣江下游。
  • 石田驿:古代驿站名,具体位置未详。
  • 野人舍:指乡村民居,隐者或农人的住所。
  • 快马轻衫:形容骑马速度快捷,衣着轻松。
  • 一抹:此处指快速而流畅的一掠而过。
  • 倚山修竹:靠山而建的竹林房屋。
  • 横道:横穿道路。
  • 蒲荐:用蒲草编成的垫子,古人用来铺席。
  • 松床:用松木制成的床。
  • 芒鞋竹杖:草鞋和竹制的手杖,简朴的行头。
  • 自轻软:自然轻便舒适。
  • 开阖:指萤火虫的明灭。

翻译

在从兴国前往筠州的路上,我在石田驿南方二十五里的一个农家小屋过夜。溪边的青山层层叠叠,骑着快马,穿着轻便的衣服,一路飞驰而过,如一道流动的色彩。这里的竹林紧靠着山势,小径旁流淌的清泉似乎知道我口渴,主动前来迎接。脚踏着轻柔的芒鞋,手持竹杖,行走起来格外轻松;睡在用蒲草和松木制成的床上,既清香又滑爽。夜晚,清风带着露水洒满庭院,只有孤独的萤火虫在闪烁,仿佛在独自表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质朴。"溪上青山三百叠"形象地写出山峦起伏的美景,"快马轻衫来一抹"则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旅途的轻快。"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两句,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山水以生命,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以孤独的萤火虫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