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

· 苏轼
月入秋帏病枕凉,霜飞夜簟故衾香。 可怜吹帽狂司马,空对亲舂老孟光。 不作雍容倾坐上,翻成肮脏倚门傍。 人间此会论今古,细看茱萸感叹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九: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 秋帏(wéi):秋天的帏帐。
  • 簟(diàn):竹席。
  • 吹帽狂司马:指晋代孟嘉,他曾任桓温参军,在重阳节龙山宴会上,风吹落帽而不自觉,后以此形容人的潇洒。
  • 亲舂(chōng)老孟光:指东汉梁鸿的妻子孟光,亲自舂米。

翻译

月光照进秋天的帏帐,病中的枕头透着凉意,寒霜在夜晚飞到竹席上,旧日的衾被传来香气。可怜那潇洒如孟嘉般的狂放之人,只能徒劳地面对如亲自舂米的孟光般的人。不能做到仪态文雅地倾身在座上,却反而变成了肮脏失意地倚在门旁。人间这样的聚会谈论古今之事,仔细看着茱萸不由得感叹深长。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因病不能赴会的情景,传达出一种略带遗憾和感慨的情绪。诗中用“吹帽狂司马”“亲舂老孟光”的典故来增添文化内涵和历史感,在对比中凸显自己不能与会的无奈。“不作雍容倾坐上,翻成肮脏倚门傍”则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当时的状态和心境。最后看着茱萸感叹,进一步烘托出一种深沉的思索和感慨。整体意境较为凄凉,表现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感。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