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旸谷:神话中的日出之处,象征光明和温暖。
- 清台:古代宫廷中用于观测气象的高台,此处代指朝廷。
- 告协风:告知适宜的风向,表示季节变换的顺利。
- 愿如风有信:希望风能像传递消息一样可靠。
- 长与日俱中:长久地保持适中,既不热也不冷。
翻译
在春天的早晨,旸谷带来了第一缕阳光,清台上报告着和煦的风已经到来。我祝愿这风如同信使般可靠,始终与阳光相伴,让每一天都保持宜人的温度。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皇帝阁所作的春帖子词,充满了对春天美好气象的赞美和祈愿。诗人以神话中的旸谷和象征朝廷的清台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四季更替的喜悦。"愿如风有信,长与日俱中"一句,寓意着人们期望风调雨顺,社会安宁,人民生活安康,体现出苏轼的政治理想和人文关怀。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拟孙权答曹操书 》 —— [ 宋 ] 苏轼
- 《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 》 —— [ 宋 ] 苏轼
- 《 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 》 —— [ 宋 ] 苏轼
- 《 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 》 —— [ 宋 ] 苏轼
- 《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 》 —— [ 宋 ] 苏轼
- 《 故周茂叔先生濂溪 》 —— [ 宋 ] 苏轼
- 《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 》 —— [ 宋 ] 苏轼
- 《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