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
下有尔家川,千畦种粳稌。
山泉宅龙蜃,平地走膏乳。
异时亩一金,近欲为逃户。
逝将解簪绂,卖剑买牛具。
故山岂不怀,废宅生蒿稆。
便恐桐乡人,长祠仲卿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卜:选择。
- 粳稌(jīng tú):粳稻和糯稻。
- 簪绂(zān fú):古代官员的服饰,借指官员。
- 蒿稆(hāo lǚ):蒿草和野生谷物。
翻译
选择田地在什么地方呢,在石佛山的南边路上。下面有你家的河流,上千块田种植着粳稻和糯稻。山上的泉水滋养着龙蜃,平地上流淌着肥沃的乳液。将来有一天能一亩收获一金,(人们)近来却想要成为逃亡的人家。我将辞去官职,卖掉佩剑购买耕牛农具。故乡的山怎能不怀念,废弃的宅院生长着蒿草和野生谷物。就怕桐乡的人,长久地祭祀仲卿的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开头描述了理想的田地位置和其上种植的作物,表现出对富饶田园的向往。提到即使有好的收成,人们却想要逃离,反映出一些社会现象。接着说自己要辞官回归田园,购买农具。后文又提到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废弃宅院的感慨。最后以怕乡人长久祭祀他人作结,增添了一种微妙的愁绪。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生动地体现了苏轼在人生特定阶段的思考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