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鲁直赤目

· 苏轼
诵诗得非子夏学,紬史正作丘明书。 天公戏人亦薄相,略遣幻翳生明珠。 赖君年来屏鲜腴,百千灯光同一如。 书成自写蝇头表,端就君王觅镜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黄鲁直:即黄庭坚。
  • 赤目:眼睛发红。
  • (chōu):引出。
  • 丘明:左丘明,春秋时史学家。
  • 薄相:嬉戏、玩耍。
  • 幻翳(yì):虚幻的障蔽。
  • 鲜腴(yú):新鲜肥美。
  • 蝇头:比喻极小的字。

翻译

诵读诗歌莫不是像子夏那样的学问,引出历史正如左丘明著书一样。老天爷戏弄人也如此好玩,略微派遣虚幻的障蔽产生如明珠般的赤目。幸亏你这些年摒弃了新鲜肥美之物,众多灯光都一样不变。书写完成自己用蝇头小字来写表,最终是为了到君王那里寻觅镜湖。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和黄庭坚的诗。诗中用子夏学诗、左丘明写史来类比某种创作行为。以“天公戏人”形容黄庭坚的赤目状况。后几句肯定了黄庭坚的某种品行,以及他完成作品后希望得到君王关注。整首诗语言生动,有一种诙谐风趣之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对其才华的认可。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