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子敦奉使河朔
我友顾子敦,躯胆两俊伟。
便便十围腹,不但贮书史。
容君数百人,一笑万事已。
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磨刀向猪羊,酾酒会邻里。
归来如一梦,丰颊愈茂美。
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
会当勒燕然,廊庙登剑履。
翻然向河朔,坐念东郡水。
河来屹不去,如尊乃勇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朔:地区名,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 便便:形容肥胖的样子。(便,pián)
- 围:计量周长的约略单位,两手拇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为一围。
- 愠喜:恼怒和喜悦。
- 酾酒:滤酒,斟酒。(酾,shāi)
- 批敕:代皇帝批示处理奏章和对草拟的制敕签署意见。
- 勒燕然:指窦宪追击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 廊庙:这里指朝廷。
- 剑履:古代的一种礼仪,指大臣上朝时可以佩剑和穿鞋。
翻译
我的友人顾子敦,身材胆量都很俊美伟大。大腹便便有十围之粗,不只是收藏着书籍史册。能容纳数百人,一笑之间万事都罢休了。十年闲居江海之间,完全不见恼怒和喜悦之情。磨刀去宰杀猪羊,斟酒来宴请邻里。归来就如同一场梦,丰满的面颊更加丰腴秀美。平常是负责批敕的能手,能用浓墨在黄纸上书写。将来应当像窦宪勒石燕然山一样,在朝廷登上高位。猛然间前往黄河以北,坐着思念着东郡的江水。黄河水汹涌而来却屹立不倒,就像酒杯一样真是勇敢啊。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友人顾子敦的描述与赞美。诗中描绘了顾子敦的豪迈形象,如“躯胆两俊伟”“便便十围腹”,突出他的伟岸身材和不凡气度。描述他心态平和,“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还提及他的生活场景以及其才华能力,“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最后表达了对他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他即将去河朔的感慨。整首诗生动地展现了友人的形象与性格特点,也体现出苏轼对友人深深的情谊和欣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