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其一
青派连淮上,黄楼冠海隅。
此诗尤伟丽,夫子计魁梧。
世俗轻瑚琏,巾箱袭武夫。
坐令乘传遽,奔走为储须。
邂逅我已失,登临谁与俱。
贫贪仓氏粟,身听冶家模。
会合难前定,归休试后图。
腴田未可买,穷鬼却须呼。
二水何年到,双洪不受橹。
至今清夜梦,飞辔策天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来作诗。
- 和刘贡父:回应刘贡父的诗作。
- 黄楼:指黄州(今湖北黄冈)的城楼,苏轼曾在此居住。
- 冠海隅:位于海边的高处。
- 夫子:对人的尊称,此处指刘贡父。
- 计魁梧:预计他会有所成就。
- 世俗:一般人的眼光。
-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放贵重器物的器具,比喻人有才能。
- 巾箱:书箱,此处代指诗才。
- 袭武夫:模仿军人,形容不务正业。
- 乘传:乘坐驿站的马车。
- 储须:形容忙碌,像储积粮食一样。
- 邂逅:偶然相遇。
- 仓氏粟:典故,比喻微薄的收入。
- 冶家模:指炼铁工人,暗示生活艰辛。
- 归休:退休或回家。
- 腴田:肥沃的土地。
- 双洪不受橹:河流湍急,难以行船。
- 天吴:神话中的水神。
翻译
淮河的青色蜿蜒流至海边,黄州的高楼耸立于海角之上。 你的这首诗格外壮丽,预示着你将有非凡成就。 世俗之人看不起有才华的人,你的诗才却被视为庸俗。 你为了生计忙忙碌碌,仿佛赶路的使者。 我们上次偶遇已成过去,如今登高望远,谁是同行? 我只能靠微薄的收入度日,生活境况如同铁匠。 未来相聚难以预料,退休后的生活或许会更好。 肥沃的土地还未购得,贫穷的日子却在眼前。 何时能到那两条河水交汇处,湍急的水流无法驾驭船只。 每晚清静的梦中,我仿佛骑马驾驭着天吴神游。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回应刘贡父登黄楼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各自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黄楼的壮丽景色,暗喻朋友的才情卓越。同时,他也揭示了世人的短视和对人才的忽视,暗示了朋友刘贡父可能因才华而遭受误解。诗中还流露出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然景观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情的怀念,又有对人生道路的反思,体现了苏轼一贯的豪放洒脱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