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送刘景文

· 苏轼
白云在天不可呼,明月岂肯留庭隅。怪君西行八百里,清坐十日一事无。 路人不识呼尚书,但见凛凛雄千夫。岂知入骨爱诗酒,醉倒正欲蛾眉扶。 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欧阳、赵、陈皆我有,岂谓夫子驾复迂。 尔来又见三黜柳,共此煖热餐毡苏。酒肴酸薄红粉暗,祇有颍水清而姝。 一朝寂寞风雨散,对影谁念月与吾。何时归帆溯江水,春酒一变甘棠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按照顺序。
  • 景文:即刘景文。
  • (yú):角落。
  • 凛凛:令人敬畏的样子。
  • :迂腐,不合时宜。
  • 尔来:自那时以来。
  • (chù):降职或罢免。
  • (zhǐ):同“只”。
  • 颍水:河名。
  • (shū):美丽。

翻译

白云在天空中无法呼唤,明月又怎肯停留在庭院角落。奇怪你向西行八百里,静静闲坐十天什么事都不做。路人不认识称呼你为尚书,只看到你令人敬畏如豪杰壮士。怎知你深入骨髓地喜爱诗与酒,醉倒了正好想让美女来搀扶。一篇诗文向人展示内心,天下人知道我已霜染鬓发。欧阳、赵、陈都与我相知,哪里想到你也如此超凡脱俗。自那时以来又看到三次遭贬谪的柳树,与这温暖的我一同餐毡吃苏菜。酒菜不丰美人也容颜暗淡,只有那颍水清澈而美丽。一旦寂寞时风雨散去,对着影子谁还会想起月亮和我。什么时候归帆逆着江水而上,春酒一变如甘棠湖般美好。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刘景文的。诗中既描绘了刘景文的形象和性情,如闲坐十日一事无却令人敬畏,爱诗酒而常醉倒,又提及了与友人之间的情谊。诗中还提到了其他友人以及自己的境况,如自己的霜鬓,表现出一种对时光和人生的感慨。对颍水的描写既烘托出环境,又有一种特别的美感。最后表达了对友人归期的期待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展示了苏轼与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