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菜

· 苏轼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 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 茵陈甘菊不负渠,鲙缕堆盘纤手抹。 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 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 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 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枋发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蔓菁:mán jīng,也叫芜菁,块根可食用。
  • :卷曲。
  • :jué,一种植物。
  • :hāo,青蒿。
  • :qí,田园中分成的小区。
  • :duō,拾取。
  • 茵陈:一种蒿类植物。
  • :它。
  • :kuài,同“脍”,细切的鱼或肉。
  • 波棱:bō léng,一种蔬菜。
  • 投劾:hài,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

翻译

蔓菁的宿根已经长出叶子,韭芽带着泥土卷曲如同蕨菜。蒸得软烂的香荠和肥美的白鱼,还有碎点的青蒿让凉饼更滑润。隔夜的酒刚消去便在春天睡起后起身,细致地走在幽僻的菜畦上采摘香辛的菜。茵陈甘菊没有辜负它的美名,切得极细的鱼或肉堆在盘中用纤细的手抹匀。北方的酷寒现在还没有停止,雪下的波棱菜如铁甲般。哪里像我们蜀地冬天有丰富的蔬菜,经霜的菜叶和露出的菜芽在寒冷中更加茁壮。长久地抛弃白菜和葛根还是小事,苦笋和江豚简直不忍提及。明年我直接递交弹劾自己的文书就该回去了,不要等到牙齿松动头发脱落。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各种蔬菜,体现出蜀地蔬菜的丰富和诱人,与北方的情况形成对比。诗中对各种蔬菜的描写细致入微,如“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等,让读者能清晰感受到春天蔬菜的生机与特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蜀地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某种厌倦,希望能早日归乡享受田园生活。整体语言清新质朴,充满生活气息,将生活场景与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