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道丧士失己,出语辄不情。 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 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 身如受风竹,掩冉众叶惊。 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道丧:道德沦丧。
  • 不情:不合情理。
  • 江左:即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 掩冉(yǎn rǎn):柔顺的样子。

翻译

道德沦丧,士人丧失了自己的操守,说出来的话往往不合情理。江东那些所谓的风流人物,在醉酒中也追求名声。只有陶渊明清正纯真,以谈笑的态度度过这一生。他的身体如同那受风的竹子,柔顺摆动,使众多的叶子受到惊动。他的举止姿态各不相同,只要一喝酒,诗就自然写成了。

赏析

这首诗中,苏轼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士人们道德沦丧,言语失当,而江东的风流人物也在醉酒中追求虚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陶渊明,苏轼称赞他清正纯真,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诗中用“身如受风竹,掩冉众叶惊”来形容陶渊明的独特气质和影响力,生动形象。最后提到陶渊明饮酒作诗,自然流畅,显示出他的才华和随性。整首诗通过对比,表现了苏轼对陶渊明的敬仰以及对高尚人格和纯真生活的追求。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