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次定国韵

· 苏轼
朝菌无晦朔,蟪蛄疑春秋。 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转头。 仙人视吾曹,何异蜂蚁稠。 不知蛮触氏,自有两国忧。 我观去来今,未始一念留。 奔驰竟何得,而起无穷羞。 王郎误涉世,屡献久不酬。 黄金散行乐,清诗出穷愁。 俯仰四十年,始知此生浮。 轩裳陈道路,往往儿童收。 封侯起大第,或是君家驺。 似闻负贩人,中有第一流。 炯然径寸珠,藏此百结裘。 意行无车马,倏忽略九州。 邂逅独见之,天与非人谋。 笑我方醉梦,衣冠戏沐猴。 力尽病骐骥,伎穷老伶优。 北山有云根,寸田自可耰。 会当无何乡,同作逍遥游。 归来城郭是,空有累累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菌:朝生暮死的菌类。
  • 晦朔(huì shuò):月末和月初,这里指时间短。
  • 蟪蛄(huì gū):一种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 南柯:指南柯一梦,形容一场大梦。
  • 吾曹:我辈。
  • 蛮触氏:典出《庄子·则阳》,常用来比喻因小事而争斗的人。
  • 轩裳:车服。
  • 沐猴:猕猴,这里比喻徒有其表。

翻译

朝生暮死的菌类没有短时间的概念,蟪蛄还怀疑有春秋之分。仿佛南柯一梦已经过完一生,我还没转头就已入眠。仙人看待我们,和那众多的蜂蚁有何不同。不知道那如蛮触氏般,自己就有两国间的忧虑。我看过去、现在和未来,从未有一个念头停留。奔波驰骋究竟得到了什么,却引起无穷的羞愧。王定国涉足世事,多次进献却长久不被任用。将黄金散去以行乐,作出清新的诗摆脱穷困忧愁。俯仰之间四十年过去了,才知道这一生如浮沤般虚幻。车服显耀在道路上,往往被儿童所占有。封侯建立高大的府第,也许是你家马夫做到的。好像听说那肩挑背扛的小贩中,也有第一流的人物。明亮如直径一寸的宝珠,藏在这百结的破衣中。随意行走没有车马,很快就可忽略九州。偶然独自遇见他,这是上天安排而非人力谋求。笑我正沉醉在梦中,如衣冠不整扮演沐猴的人。力气用尽犹如病了的千里马,技艺穷尽像老了的伶优。北山有云气之根,小小的田地也可耕耘。将会到那无何有之乡,一同作逍遥的游历。回来时城郭依旧,却空有那众多的坟丘。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悟和思考。诗人以朝菌、蟪蛄等为喻,感慨人生短暂,又用蛮触氏的典故说明人们常常为小事争斗不休。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审视,表达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慨叹。通过对王定国的经历描写,以及对种种社会现象的观察,感悟到富贵权势并不稳定,而平凡人中也可能藏有不凡。最后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中虚幻的无奈,以及对生死的超脱看法。全诗立意深远,意象丰富,语言优美且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见解和豁达的心境。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